lng:120.16063947,lat:30.23759562
位置:杭州-吴山-阮公祠
年代:元
类型:地名
字体:楷书
相关人物:张与材
原文:十方大重陽蓭
释文:十方大重阳庵。
简介:据《湖山便览》载,元大德年间(1297-1307),正一教天师道第三十八代天师广微子书“青衣洞天、吴山福地、十方大重阳庵”14个大字于岩壁。高125厘米,宽90厘米,楷书,竖向阴刻,每字35厘米x32厘米。(杭州摩崖石刻)
文献记录:清·阮元《两浙金石志》:元张与材重阳庵题字:十方大重阳庵,正书二行,字径一尺,大素囗囗广大真人管领江南诸路道教嗣汉三十八代天师张囗囗书额,正书,款在左;吴山福地,正书,字径六寸,齐公后人黄中氏洛阳宰逊囗施财刻石,摩崖纪胜。正书,款在右;青衣洞天,正书,字径六寸,全真派下囗囗囗囗囗山囗囗囗张囗材建立,正书,款在左。右在吴山重阳庵摩崖。按庵始唐开成间,韩道古结茅以居,元大德间,西川道士冉无为重建。道书天一为阳,而清又为阳,故曰重阳。天师广微子张与材为题字云。元史释老传,元贞元年与材嗣为三十八代袭掌道政,时潮啮盐官海盐两州,与材以术治之,遂息。此即其题字时也。《画髓元诠》:与材字国梁,号薇山,别号广微子,封留国公。 清·黄易《武林访碑录》:十方大重阳庵。太□□广道真人管领江南诸路道教,嗣汉二十八代天师张□□书额。 清·丁丙《武林坊巷志》:《洪武府志》《重阳庵集》:重阳庵,在城钱塘馨如坊吴山之右。始自唐朝开成年间,祖师韩道古结茅以居,遂感峭岩中青衣童子出现,有泉自洞中涌出,潴而为池,岁旱不竭。后大德间,西川道士冉无为云游至浙,因观青衣岩洞,遂盖三清宝阁、元帝圣殿,嗣汉三十八代天师广微子,书“青衣洞天吴山福地十方大重阳庵”一十四字,刻于石壁,现存。 《万历钱塘志》:重阳庵,在吴山。唐开成间,祖师韩道古结茅于此,见青衣童子自洞中出,良久不见。天师广微子书“青衣洞天吴山福地十方大重阳庵”共一十四字。其青衣洞,即宋时阅古泉也。
Powered By Dcell_PHP DingJun | Copyright © 2020 DStudio, All Rights Reserved
微信:ding0713 | QQ:352236584
浙ICP备12021282